了解73855定律是什麼?

/ 分類: / 0 則回應

標籤: ,

73855

美國心理學者Albert Mehrabian提出,

三種溝通工具的影響比率分別是:語言7%、聲調38%、身體語言55%。

 

最大決定性比重55%來自你外表給人感受。

 

這原則道出為何面談時,決定是否錄用你之決定在初見面之前三分鐘,因為前三分鐘已佔決定比重

 

之93%,至於談話內容是否專業,可能已不具關鍵性了;這是重要原則,它確實從人性觀點出發,

 

因為外表是否柔和、俱氣質與專業感,除天生麗質外,否則須長期調整與培養,難度很高;說話之口氣

 

手勢等肢體語言,也是屬內修為而外顯,基本上很難短期調整,故佔比重高是合理的。

 

反觀談話內容涉及專業、經驗與認知,它反而可以用功加以學習,或由他人協助撰稿。

 

 

故比重分配上是合理的,但人們對此理解上有極大差異。

 

無論在溝通、談判、簡報等互動場合,『73855』是極重要之關鍵指標,不要一昧專注於談話內容簡報

 

內容,它僅佔評價之7%;其他38%+55%,雖是具決定性比重,但其培養與改善須投入長期努力,須從內在

 

加強知識廣度、深度及經驗之體認,形成自信與融會貫通後,自然在外顯之肢體語言與整體外表氣度、氣質

 

表現出讓人感覺誠懇、專業與熱忱。

 

個人在此原則之運用、觀察甚深,它確實是人們對你評價之關鍵比重,不是說談話內容或簡報內容不重要,

 

是要跟大家分享,表達時之口氣、手勢、肢體語言及外表更是重要,疏忽不得。


很驚訝的發現,在不長不短的二十幾個年頭裡,

多數時間,我們只用了7%與人溝通。

太多的誤會、爭執糾結在無聊的語言邏輯裡,

所以理所當然出現了懷疑與敷衍的遊戲。

當資訊的傳遞變得越來越容易,

人與人之間反而變得更習慣猜忌。

我們不再噓寒問暖、我們不再寫信;

不再跑好遠的路追一個電報,不再張開手給關心的人一個擁抱。

以為敲打著簡訊與鍵盤就能說明白的事情,

從來沒有一次完完整整的寄到任何人的心裡。


什麼時候開始,記憶逐漸被視窗一角的照片取代。

淡忘了他笑起來是什麼聲音、她哭起來有多麼石破天驚。

我一直覺得被切割的身體記憶是件很可怕的事,

不管留下再多的照片,通再久的電話,

都比不上一個「人」站在眼前讓人感到安心。

如此荒謬的我們總是無法專心的聽誰說話,

眼睛、耳朵、皮膚總被過多的感官陷阱所迷惑,

那要如何去認識自己與他人?

去除顯示圖片上的大頭照,關於身體的記憶寥寥無幾。

那麼,在別人記憶體中的我們,

是不是僅剩一幅掛在MSN上的大頭貼了呢?




這次就再加上38%與55%,讓全世界相信你吧!

*「There is no failure except in no longer trying.」*

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