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強的CPU i5-14600K 搭配 低階丐板H610 主機板
i5-14600K 搭配 H610 主機板的討論
俗話說:「好女不嫁渣男。」
在 DIY 硬體圈,也有一句話:i5-14600K 搭配 H610,就是典型的門不當、戶不對。
原因是:H610 主機板定位在入門低階,供電設計通常不足,無法完整發揮 i5-14600K 的效能。
i5-14600K CPU 的供電需求
CPU「跑滿」的真正含意
所謂 「跑滿 CPU」,指的是能長時間維持在 全核心睿頻 的狀態。
雖然 Intel 官網並沒有標示「全核睿頻」的數據,但我們可以透過 AIDA64 等工具進行檢測。
影響因素:主機板供電設計
對主機板來說,能否讓 CPU 跑滿,最關鍵的就是 供電能力。
事實上,供電品質與晶片組類別並沒有直接關係──只要廠商願意,即使是 H610 也能設計出供電強悍的版本;反之,Z790 也可能被做得很陽春。
例如:市面上確實存在一些 高規 H610 主機板,即使搭配 i9-14900KS,依然能承受超過 400W 的功耗。
H610 的現實情況
不過,多數 H610 因為定位在 入門等級,供電設計往往比較保守。
根據統計:
-
一線品牌的 H610 與低階 B760(除少數閹割款)大多僅能提供 140~150W 的穩定供電。
-
而 i5-14600K 若要 全速跑滿,大約需要 175W。
這樣算下來,是否代表 CPU 在 H610 上只能發揮 150 ÷ 175 ≈ 85% 的效能呢?
真實情況並非如此
其實不然。
175W 這個數字是 壓力測試下的理論極限功耗,只有在使用高階 Z790 主機板跑 AIDA64 並且 100% 滿載時才會出現。
而在真實應用情境中,例如遊戲,高壓情況下的功耗大多只需 80~100W。此時無論你用 Z790、B760 還是 H610,只要搭配相同記憶體(以 CPU 預設頻率為上限)、顯示卡與硬碟,遊戲幀數表現其實沒有差別。
這個結論以前正確,現在依然成立。
因此,H610 雖然便宜,但日常效能幾乎不打折扣。
H610 的五大缺點
不過,H610 還是有五個比較明顯的缺點:
-
M.2 插槽僅支援 PCIe 3.0 x4
現在 PCIe 3.0 與 4.0 固態硬碟價差不大,但 PCIe 4.0 速度卻幾乎快一倍。若用在 H610 上會被降速,從 7GB/s 掉到約 3.5GB/s。雖然對遊戲影響不大,但心理上就是會覺得吃虧。 -
大多只有 1 個 M.2 插槽
擴充不便。少數 H610 有兩個 M.2,但第二個通常僅能跑 PCIe 3.0 x2,效能受限。 -
沒有 MOSFET 散熱片
在長時間高負載下,MOS 可能因過熱而降頻。 -
不支援記憶體手動超頻
記憶體頻率僅能以 CPU 預設值為上限。例如:-
i5-14600K 預設 DDR4-3200 / DDR5-5600
-
插 DDR4-3600,會自動降回 3200
-
插 DDR5-6000,會降回 5600
-
-
沒有 USB 20Gbps(USB 3.2 Gen 2×2)
若常用外接硬碟傳大檔案,會稍顯不便。
B760 的優勢
若願意加一點預算升級到 B760,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。
例如:華碩 H610M-K D5 與 B760M-K D5 相比,後者雖然貴約新台幣 400 元左右,但能避開上述缺點中的 1、3、4、5。
再加一點點(約 600 元),選擇像微星 B760M BOMBER(具備雙 M.2、MOS 散熱),就能一次補足全部缺陷,成為 i5-14600K 的理想搭配。
小技巧:若主機板 MOS 沒有散熱片,建議使用風冷散熱器,或加強機殼風流,能讓 MOS 溫度壓低一些。
總結
-
H610 雖然無法「極限跑滿」 i5-14600K,但日常使用甚至高負載遊戲都足夠。
-
真正的瓶頸在於 無法完整發揮 PCIe 4.0 固態硬碟效能。
-
若預算允許,升級到 B760(雙 M.2 + MOS 散熱),是更適合 i5-14600K 的高 CP 值選擇。
H610 與 B760 主機板差異比較
項目 | H610 主機板 | B760 主機板 |
---|---|---|
定位 | 入門級晶片組 | 主流級晶片組 |
供電能力 | 大多約 140~150W,勉強支撐 i5-14600K | 普遍更強,足以支撐 i5-14600K 全核高效能 |
M.2 插槽 | 1 個為主(少數 2 個,但第二個常僅 PCIe 3.0 x2) | 通常 2 個以上,支援 PCIe 4.0 x4 |
SSD 相容性 | 僅 PCIe 3.0,PCIe 4.0 SSD 會降速至 3.5GB/s 左右 | 支援 PCIe 4.0,可完整發揮 7GB/s 效能 |
MOS 散熱片 | 多數沒有,長時間高負載可能降頻 | 多數有 MOS 散熱設計,穩定度佳 |
記憶體支援 | 僅 CPU 預設值: DDR4-3200 / DDR5-5600 不支援手動超頻 |
支援更高記憶體頻率,可手動調整、超頻 |
USB 介面 | 沒有 USB 20Gbps(USB 3.2 Gen 2×2) | 部分型號有 USB 20Gbps,外接硬碟更快 |
價格 | 最便宜,適合極限省預算 | 比 H610 貴約 NT$400~600,但性價比更高 |
適合對象 | 一般文書、輕度遊戲玩家,不追求擴充 | 遊戲玩家、需要更好效能與擴充性的人 |
結論
-
H610:能跑 i5-14600K,但僅限日常與遊戲場景,效能沒有差太多,但擴充性不足。
-
B760:多花一點錢,解決 H610 幾乎所有缺陷,是 i5-14600K 更理想的搭檔。
-
如果預算有限 → 選 H610(便宜、省預算)
-
如果預算沒那麼緊 → 判斷是否需要長期擴充與穩定:
-
不需要 → H610 也可滿足日常 / 輕度遊戲
-
需要 → 選 B760(效能更完整、擴充佳)
-
👉 簡單一句話:想省錢就 H610,要長久穩定就 B760。